近年,有色陕建持续开展“师带徒”技能工匠团队建设工作,通过师徒结对、制定计划、因材施教、定期培训等一系列措施,在取得成效的同时凸显出了一批优秀的师徒队伍。业务精湛、责任心强的骨干师傅带领着积极好学、勇于创新的徒弟们巩固专业知识,传授工作经验,共同成长,不仅增强了职工间的信任和交流,也形成了良好的团队氛围,进一步提高职工凝聚力、向心力和创造力。现将优秀的师徒学习体会作以展播,欢迎广大职工学习交流。
师傅:公司总工程师 孙旭军
师带徒工作旨在发现、锻炼、培养并造就青年人才。身为导师,我深感重任在肩,不仅要成为年轻人在专业领域的引路人,更要成为他们工作中的知心益友,全方位、深层次地发挥“传、帮、带”的关键作用。在持续的交流与学习中,青年员工能够迅速适应工作环境,提升专业技能,希望能尽快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,为有色陕建的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的人才根基。
徒弟:技术质量中心技术主管 李静远
参与师带徒计划以来,在师傅的耐心指导下,本着“缺什么、学什么、练什么”的原则,顺利完成了第一年的学习计划,从基础入门逐步迈向综合巩固,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而坚定。在师傅的言传身教中,我不仅收获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,更深刻体会到优良工作作风和严谨的工作态度的重要性。在今后的学习、工作中,我将以师傅为榜样,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。
师傅:财务部副经理 蔺媛
师徒传承的核心,在于以无尽的耐心细致地传授宝贵的经验,从而激发徒弟内在的无限潜力。这个过程不仅是简单的技能传授,更是一种心灵的沟通与共鸣。通过日复一日的悉心指导,徒弟逐渐从最初的“会做”阶段,稳步提升至“做好”的境界;从最初的“跟随”模仿,逐步成长为一个能够独立思考、勇于“引领”的佼佼者。这是对我们师徒双方责任与担当的深刻体现,也赋予了传承以深远的意义。
徒弟:财务部会计 方茹梦
作为公司“师带徒”培养模式的直接受益者,我很荣幸能遇到蔺媛师傅这样的良师益友。在师傅的悉心指导下,我不仅系统地将理论知识融入日常实践,更关键的是,师傅以丰富的经验、严谨的态度和无私的分享,手把手教我跨越了从“知道”到“做到”的鸿沟。使我能够更自信、更精准地处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。师傅对工作精益求精的追求深深感染了我,促使我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,不辜负师傅的倾囊相授和组织的培养。
师傅:有色研发大厦项目部项目总工 张刚刚
能够成为“师带徒”团队建设的一名师傅,我感到很荣幸,也是公司对我专业技术及工作能力的肯定。我们以研发大厦项目为实践战场,围绕基坑工程、结构防水、钢筋施工等核心环节,共同探索技术管理的深度与精度。指导过程亦是反思与精进,我通过梳理碎片化经验来解答徒弟对规范落地的困惑,在提升个人工作自信与管理思维日的同时,更拓宽了我的技术视野。
徒弟:有色研发大厦项目部技术员 孙岳
技术管理的精髓在于化繁为简——通过多层次的技术交底、细化要求、分解难题,这是贯穿始终的核心方法论。正是跟随师傅在现场进行一次次图纸与实物的对照校验中,深刻领悟到技术管理一旦脱离现场,便是无源之水、无本之木。在师傅的鼓励和同事的协助下,我通过参与BIM技术应用向QC成果的转化,提升了技术整合能力,更点燃了创新热情。
师傅:大有工程公司项目经理 李龙
施工行业的特殊性在于,很多知识藏在“书本之外”:图纸上的几条线可能对应着现场复杂的管线排布,规范里的一句话可能暗含着极端天气下的应对智慧……这些“隐性知识”,单靠新人自学可能会走弯路,甚至会因经验不足埋下安全或质量隐患。“师带徒”工作恰恰为企业培养人才搭建了一座“捷径桥”:通过手把手带教,将十几年的实战经验拆解成可复制的方法,让徒弟在项目现场中快速运用成长,既避免了经验断层,又让企业的技术沉淀得以延续。
徒弟:十二工程公司技术主管 罗星桥
师傅总说,“怕吃苦的人干不了这行。”。在施工一线,他对照施工图纸讲解细节,让我明白“设计是骨架,施工是血肉”的道理;他的悉心指导,让我认识到施工不是机械执行,而是理论与实践、规范与经验的动态平衡;炎夏酷暑中,师傅带领我全程紧盯关键节点施工,通过学习使我掌握施工技术,也教会我更好地和项目各方顺畅沟通并高效合作。在此衷心感谢师傅的倾囊相授,也感谢企业为我们搭建的成长平台。
“师带徒”工作不仅是技能的传递,更是精神的传承、情感的纽带。我们相信,通过这种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,各类人才将在不断的传承与发展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,为企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动力。